汪诚:打造最具影响力自主创新品牌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1月23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不久前,“国际论坛·2005中国药业峰会”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   如此重要的会议放在偏僻的云南举行,本身就意味着打造云药品牌的重要性。最近雄踞“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榜首,新近荣获“中国优秀民营企业”诸多称号,并独家拥有国内首创、全球领先自主知识产权蒿甲醚产品等的昆明制药集团,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先通过与国际大公司进行技术改造等生产环节方面的合作,再向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生产经营许可认证申请,继而由WHO官员主持现场检查认证,公开出具检查报告。经过一系列严格周密的程序,最终被批准进入国际大公司和WHO的采购系统。能够按照这一国际惯例领取药品全球通行证的国内制药企业,可谓寥寥无几。   最早进入青蒿素类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领域的昆明制药集团,做到了这一点。公司董事长汪诚入选“中国自主品牌建设十大领军人物”和企业获得的诸多高层次称号,也从一个侧面作出了诠释——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是云南省第一家国有制药企业;1995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票2000年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交易。2002年,昆明制药集团成功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浙江华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形成强强联合优势。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医药科研先导型上市公司、中国外贸企业信用体系指定示范单位、中国医药工业50强、中国西成药出口12强;现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8家和一个药物研究所、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一个医药设计所。拥有了雄厚的科技力量,员工近3000人。目前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全部为植物药产品;同时拥有国家级新药17个。    立足特色药物资源做强做大   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昆明制药集团已发展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剂型全、品种多、独具特色的综合型制药企业。2003年以来,昆明制药集团以加快做大做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加快资本运营步伐,当年7月,收购云南金泰得三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整合三七资源,为搞好天然药物产品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优势;当年8月,整体收购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2005年1月,组建大型医药商业公司;2005年4月,开始对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股权收购……一系列大手笔的运作,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已形成集天然药物开发、生产、销售、商业批发、连锁零售网络和外贸为一体,以天然植物药为主体,涵盖中药、化学药和医药流通产业的完整医药产业群格局。其蒿甲醚系列、三七系列、天麻素系列和现代中药等天然药物声名日甚,公司的专业化趋势更加明显。   昆明制药集团董事长汪诚认为,一个制药企业要保持基业常青,必须培育自己的新药研发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达此目的,昆明制药集团不走仿制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老路,也不做一个投资公司,而是坚持把产业做强,使新药成为昆明制药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2005年,昆明制药集团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签订新药研发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其携手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创新植物药和中药研究课题。同时通过药物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加强新产品、新剂型、新工艺开发。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研发团队,将研究领域拓展到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研究,合成半合成原料的研究,中西药质量标准研究等七个方面。   针对药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具备“准入证”,即药品在生产、销售等方面必须符合国际规范的要求,昆明制药集团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改造,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领先国内,确保了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使本公司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100%。2004年,昆明制药集团血塞通注射液系列、蒿甲醚系列、天麻素系列产品,入选云南省名牌,并获政府“创名牌奖励基金”。   去年,国务院领导在视察昆明制药集团时,对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深化国企改革等所取得的成效,对华立集团响应党中央号召参与西部大开发,立足云南特色药材资源做大做强植物药业的战略思路及行动,给予了肯定和好评。    大手笔开发自主创新产品   当代中国的发展速度惊人,付出的能源和环境代价也极其高昂。尤其是由于自主知识产权少,在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处处受到诸多制约。许许多多的事实已向我们发出了严峻的警示:如果不加大自主创新,开发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我们将可能永远受制于人,永远难以自立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   昆明制药集团在这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们自主开发蒿甲醚的事实,对此作出了有说服力的注脚。   从野生青蒿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青蒿素制成防治疟疾的新药,在国内已有相当的年头,昆明制药集团是最早参与开发计划、最早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药企业之一。然而,由于新药推广力度不足,尽管包括WHO专家在内的国际医学临床专家,对于青蒿素抗疟作用及效果深信不疑,昆明制药集团及国内其他青蒿素类厂家却只能守着“金饭碗”找饭吃。近几年,随着华立控股、昆明制药集团等在这方面的投资及推广力度加大,WHO和国际大公司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围绕青蒿素类药物的国际合作迅速升温。   经过WHO对昆明制药集团认证申请的认可、主持现场检查认证,到最终被批准进入国际大公司和WHO采购系统,昆明制药集团终于拿到全球通行证,标志着昆明制药集团在开发蒿甲醚药品方面,终于实现了突破。   不久前,昆明制药集团产能40吨的蒿甲醚项目竣工;昆药就本公司向瑞士诺华提供蒿甲醚原料药,两次签署新的备忘录。同时与华立控股就2006年青蒿和青蒿素原料收购季节前,确保双方需求量达成共识。开通了以后继续在蒿甲醚项目上大展宏图的道路。   昆明制药集团一直是青蒿素繁衍生成物——蒿甲醚研制开发的核心企业,并独家拥有12个青蒿素类药品批文,5个一类新药全部都是青蒿素类药品,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的蒿甲醚产品和复方产品,是国内从种植到原料直到制剂,产品最多、规格最全、且具备持续开发能力的青蒿素生产企业。   自主创新的加强和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为昆明制药集团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也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条件。2004年,昆明制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6.7亿元,在2005年云南省公布的百强企业中排名第33位。    志在“绿色昆药,福祉人类“   昆明制药集团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其以独特的资源优势为依托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更大进步,使生产能力和技术处于制药工业领先水平。对于昆明制药集团今后的发展,汪诚指出,昆明制药集团将秉承“绿色昆药,福祉人类”的理念,依托云南丰富的天然植物药资源优势,以维护人类健康为己任,走天然药物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代发展道路,以青蒿、三七、天麻产业整合为重点,加强新产品研发及特色产品的生产、销售,完善公司医药集团体系,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昆明制药集团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全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植物药供应商。   如今,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难题在加大,医药行业不仅竞争激烈,而且降价势在必然,加上资源性原材料大幅涨价等因素,医药行业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昆明制药集团将继续有重点地以企业管理流程再造,强化制度管理,抓好执行工作,进行机制改革,理顺内部管理,转变运行机制等工作,尤其是加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力度,将青蒿素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从而在企业内外部、国内外市场全面发力,在实施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下足功夫,进一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为我国民族制药工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