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明确公益性符合公众期待
来源:-    浏览:555   更新时间:2009年05月2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实践告诉我们,完全走市场化之路,解决不了医疗卫生保障这一世界级难题,我们当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医改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以明确的方向和原则来重建公众信心。新医改方案明确了“公益性”这一原则,反映了广大群众意愿,符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实际,也符合国际趋势,具有决定性意义。
  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于4月6日和7日相继公布,备受关注的新一轮医改正式起航。
  新医改方案孕育三年,从无到有,数易其稿,凝聚了从中央到地方以及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期望。《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新医改方案明确“公益性”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公布之后受到舆论普遍好评。
  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新医改方案之所以众所瞩目,原因就在于之前进行的以市场化、产业化为导向的“旧医改”已经走入死胡同,受到公众普遍质疑。老百姓失望之余,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信心也在动摇。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已经认识到这些矛盾和问题,也做了大量弥补和矫正性工作,但仍摇摆于市场化与公益性之间,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给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带来不少负面影响。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报告称,医改“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引发全社会大讨论。在累积了普遍民意和社会共识的基础上,酝酿开启新一轮医改势所必然,而关系其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确定什么样的原则和方向。
  实践告诉我们,完全走市场化之路,解决不了医疗卫生保障这一世界级难题,我们当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医改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以明确的方向和原则来重建公众信心。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内部差异很大的发展中国家,解决13亿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事实也说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符合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市场无法有效提供,政府理应成为主要提供者。更何况,当今世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单纯依靠市场解决了医疗卫生问题,相反绝大多数国家都选择国家直接举办医疗机构和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因此,盲目崇拜市场力量,动不动就全推给市场,医改必然陷入僵局。
  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蹴而就,但最重要的是要确定正确的方向和原则,否则就会走上错路、歪路或邪路。可以说,新医改方案明确了“公益性”这一原则,反映了广大群众意愿,符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实际,也符合国际趋势,具有决定性意义。明确这个原则,并不意味着回到过去的老路,不是要政府包办一切,而必须发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走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之路。当然,医改是复杂、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还有很多具体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制度的细节完善和执行的监督规范,需要以实效来巩固公众对医改的信心,从而避免偏离航向,确保少走弯路。
  在当前经济困难形势下,“公益性”新医改的启动,也是我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振城乡发展信心的重要举措。新医改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一方面能够通过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来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公众对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激发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长远来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来源:毛晓刚)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