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如何应对药品“零加价”的影响
来源:-    浏览:534   更新时间:2009年05月12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生意社2月16日讯 占有八成以上药品市场份额的医院市场将实施药品“零加价”的消息,在医药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面对正在走近的“零加价”,医药企业应该做些什么?3位业内资深人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先声药业政策事务部总经理罗兴洪 :积极开拓普药市场   先声药业的企业战略是聚焦于创新药、国内独家或首家生产的药品,并以抗肿瘤、心脑血管病用药、抗感染和抗炎镇痛等四大领域药品为主。面对当前这种新形势,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进行专业化营销,通过学术推广的形式,让医生了解我们的产品,一起深入研究和探讨其作用机理,让专家和我们一起,共同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长期以来,我们的营销重点都是创新药、原研药。而新医改将带来普药市场的扩容。先声药业现有近50个普药品种,每年都需要花费数百万元来维护这些批号,这是一笔不小的浪费。我们现在要对这些普药品种进行评估,条件成熟时,将加大力度把这些以前没有投入太多精力的品种推向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今年我们为此还增加了500多名销售人员。   金象大药房董事长徐军:调整商品结构 投资项目多元化   针对新医改可能给药店带来的影响,我们一直在做准备。目前在药店的经营商品中,药品的比例每年都在缓慢下降,保健品、药妆、医疗器械等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2008年,非药品类商品的销售额在我们的整体销售额中超过了50%。非药品类商品销售比例的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零加价”给药店带来的冲击。   此外,北京推行“一老一少”保险制度,这也给药店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将增加老人、小孩用药品种,增加更多的化妆品、护理用品、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健康产品和保健食品。   在调整商品结构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寻找药店以外的投资项目,开展多元化业务,比如和日本的某时尚用品公司合作,开展一些外贸业务,一方面可以为药店增加商品种类,另一方面也能成为这些产品的国内代理商,为其他企业提供产品。预计今年就可以看到结果。   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企业成本控制是关键   我个人习惯把药品分成三类:基本药物、医保药物、自费药物。招标采购使很多生产基本药物的企业吃不消,利润极低。对于这类药企来说,最重要的是成本控制。比如神威药业,在使用同等质量的包材、原材料中,他们的最终成本是最低的。通过控制成本以及大批量的订单,企业才可以从中获取利润。   医保目录里的药物比基本药物范围更大一些,“档次”也高一些,这就需要营销人员的专业化推广能力,让医生知道、了解、使用你的药品。成本控制之外,企业需要在品牌和美誉度上多花一点功夫。   自费药一般是创新药、好药,其中也有未来成为医保药物的品种。企业推出一个新产品是极其慎重的,需要有专业团队对其进行产品评估,预测其未来的市场表现。因此,专业化推广更考察企业的市场预测能力。(陆悦)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