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仿造知名品牌的“山寨药”蒙人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8年11月2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医药新闻网讯 "山寨"一词是仿造、抄袭知名产品的意思,以"山寨手机"最为知名。然而,《生命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段竟被用到药品上,市场上存在不少仿造知名品牌的"山寨药"。而这些所谓的"药品"多属保健品,但其名称、包装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11月18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在北京朝阳区十里河保健品批发市场,就发现不少"山寨药"。在某保健品商行,一排"慢严舒拧"被摆在玻璃窗的显著位置,批号为"国食健字G20050157",由香港康怡医药生物有限公司出品。包装上看,其上端约1/3处为白色,其余的为蓝黄相间的图案,标有"清喉利咽胶囊"字样,此处零售价为8元一盒。猛一看还真以为是"慢严舒柠",后者批号是"国药准字Z20053117",由桂龙药业(安徽)有限公司生产,标有"清喉利咽颗粒",在朝阳区某药店零售价为16.3元。 《生命时报》记者调查发现,除慢严舒柠外,妇科千金片、999感冒灵胶囊、21金维他等被仿冒现象较为严重。其惯用伎俩是包装类似、名称同音异形字,将"胶囊"、"颗粒"、"片"等换着使用。比如,正版是"胶囊",山寨版习惯用"颗粒"。 据杭州某著名药企打假办负责人介绍,他们对仿造产品做过调查和实验,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包装上所说的含量和原料。而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有的甚至以淀粉为原料,你要什么都能做成什么。 令人忧心的是,这些"山寨药"多流向药店。由于价格低,回扣高,成为药店营业员的推荐产品。消费者一不注意,就容易被误导,把它当药用,很可能延误病情。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思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曾经接诊过一名咳嗽患者,服用了一种包装和"复方甘草片"很像的保健品"甘草片",一周后,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后来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发展成肺炎。 但是,这些有以假乱真嫌疑的"山寨药"为何还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号?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主任孙忠实表示,药品和保健品的审批由不同部门进行,药品由药监局审批,批号为"国药准字",而保健品多由卫生部门审批,批号为"国食健字"。各部门审批把关的程度不同,因此易出现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英则告诉记者:"国家药监局在批准药时,包装都需经过审批。如果是药品,如此相似甚至雷同的包装是拿不到批号的。但如果是非药品的其他批准文号,那么应该’谁审批谁监管’。"针对目前这种现状,她提醒道,患者在药店购药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儿,务必认准"国药准字号"。(来源:生命时报 江大红)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