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医学迎来中医“东学西渐”时代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8年10月27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医药新闻网上海10月26日电 (记者吴焰)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今天在沪预言:中国传统医学“东学西渐”的时代正在来临。随着当今西方医学界对医学目的、医学模式陷入反思,对中医身心调整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理念越来越重视,这也意味着,像“治未病”这样集数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健康保障模式,有可能在后工业化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为“中医中药中国行”上海站的一项重要活动,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系列专题讲坛在沪“开讲”。本届论坛主题是“体质—肝/胆—易发疾病的防治”。除陈凯先院士外,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中国名老中医颜德馨、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等众多中医界知名人士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治未病”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前沿的命题,它源于传统中医学中“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提倡重视预防和保障。自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把“治未病”作为课题研究后,今年1月,更在全国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中医界人士一致认为,发挥“治未病”思想在现代健康保障中的引领作用,建立以个体人为中心、以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三位一体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简称KY3H模式),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是中医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陈凯先认为,21世纪,医学进入了以个体医疗为特征的医疗时代。以征服心、脑血管、癌症等非传染性慢病为目标的“第二次卫生革命”受阻,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医学模式的反思,而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及核心价值进行深刻的反思。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医学目的作根本性调整,从现在的"治病"转向"治未病",从生物医学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相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也因此日益受到西方医学的重视。”他因此断言,在上世纪“西学东渐”之后,“治未病”理念极有可能在21世纪成为“东学西渐”的一个主要内容。   据了解,在“治未病”健康工程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在我国研究和启动以来,我国已取得重大突破。由国家科技支撑的“中医"治未病"和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项目也取得阶段成果,并在日前刚刚通过专家论证,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也整合了“私人健康状态信息库智能系统”等五个科技成果。同时,上海、广东等地方也纷纷进行了试点,上海曙光医院、岳阳医院更建立了“治未病研究中心”,成为试点示范医院。 (来源:人民网)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