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统计数据呈现激荡30年历程回顾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8年10月17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30年风云际会,沧海桑田,这30年的发展轨迹,数据是最客观的记忆。 10月11日下午,第20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医药经济报》总编、第20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第七届中国医药企业家陶剑虹女士在透过数据看医药产业30年变迁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品类竞争格局变化形势,为正处在国内外宏观经济严峻形势下的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支招。 陶剑虹指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当下中国医药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和空前剧烈的分化、调整、重组的新时期。制药企业应定位于适合的领域、治疗类别,潜心创新,才能获得最佳的利润空间,以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数据看30年的变迁 “目前,老年人口的药品消费己占药品总消费的50%以上,随着社会高龄化速度的逐渐加快,对老年人疾病用药及医疗保健需求将继续升高,这应引导制药产业新药研发方向。”陶剑虹说。 统计数据表明,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已占构成死亡原因45%左右的比例。高死亡率的背后,是这两大类疾病治疗用药的增加,导致用药结构起了一些变化。数据显示,国内大医院(>100床位)未来5年各类药物市场平均增长率会出现以抗肿瘤药物一马当先、血液与心血管系统用药紧随其后的局面。 30年经济环境的变迁,同样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得益于国内GDP的增长,30年来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增长了64.13倍,人均卫生费用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例由1978年的3.59%提升到2006年的8.16%,翻了两番。 与此相应的是,30年来,国内的医药产业亦发生了重大变迁。医药工业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17%上升至2007年的2.71%;医药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7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679亿元,30年内间翻了84.5倍。医药进出口方面,从1978年的出口2.9亿美元、进口0.4亿美元,增加至2007年出口245.9亿美元、进口140亿美元,顺差为100亿美元。 医药流通业更是走过了计划经济时期三级批发、政企分开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公司改制三个发展阶段,地域性新型特征开始显现:虽然药品市场仍然是多层批发,但原有的层级关系被打破,市场机制开始明显起效。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