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医药行业"洗牌"不可忽略的三大影响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8年01月1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2008年,整个医药市场依旧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的碰撞仍然会很激烈,整个医药产业链将在动荡中继续“洗牌”。笔者认为,对医药行业而言,今年有一些新的趋势值得关注。 国内制药企业间的“劣币驱良币”现象继续存在。 近两年,国内医药市场处于激烈的“洗牌”过程中,有些企业就是消失在一夜之间。目前,多数业内专家都认为中小企业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从近两年的具体情况来看,真正难过的不是中小企业,而是无特色企业。其实,很多中小企业就是凭借鲜明的经营特色在这两年里逆势成长的,尤其是一些县级制药企业在最近的一两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长。促使这些企业快速成长的原因除了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之外,市场的导向也是重要的原因。目前无论是OTC市场的终端拦截,还是第三终端市场依靠渠道的启动,以及全国各地医院的招标,几乎都是以价格为主要导向,而处于基层的药厂在这方面有先天的优势。笔者经常看见一些小企业的品种把那些大企业的产品打得落花流水。有的中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想尽了各种办法,估计这种情况在今年仍将继续存在。 医院终端将掀起新一轮“圈地”大战。如果说5年前发生在OTC市场的“圈地”大战最终因残酷的市场竞争而偃旗息鼓,那么即将在医院药房掀起的新一轮“圈地”则截然不同,毕竟OTC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而医院终端则是十足的垄断,谁能得到这些终端谁就能“笑傲江湖”。给这一轮“圈地”提供理论支持的就是刚刚结束的十七大提出的医药分开。很多业内专家在利益集团的授意下,已经把报告率先解读为药房托管的科学依据,去年捷足先登的南京医药已经在这方面尝到了不少的甜头。这家手握强势终端的渠道,首先给了品牌企业传统霸主西安杨森一个“下马威”,颇有点“杀鸡给猴看”的味道,那意思就是,连接终端的渠道可不是往日的“搬运工”角色了,上游企业应该把利润更多的往这里沉淀。目前各地有实力的医药商业和工业企业都开始蠢蠢欲动,希望在医药分开的背景下在原来伸不上手的医院终端这块“肥肉”上切上一刀,毕竟“蛋糕”是有限的,分晚了就没有了。可以预测到,今年各地将掀起轰轰烈烈的药房托管热潮。 外资加快攻城掠地。从2005年开始,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始大规模地收获,从最近公布的医院用药数据来看,十几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已经占据了几乎一半的市场。这与外资企业目前在市场上确立的优势地位是分不开的。首先,外资企业有自己的销售队伍,这是相对于依靠招商度日的国内企业最明显的优势,只要一个新产品上市,外企可以利用健全的销售队伍,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就能铺进各医院。其次,外资企业有专利药开道,以临床必需的这些产品为纽带,与医院及医生建立了稳定的关系,代表品质的非专利药才是真正的利润品种。再次,外资企业目前在华采取的是“抱团公关”策略,可以影响到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也有能力使这些政策走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比如原研药定价、一品双规、招标规则的制定等等。可以预见,今年外资在华的步伐依然会加速,并成为中国医药市场最稳定的势力。 “如果说5年前发生在OTC市场的“圈地”大战最终因残酷的市场竞争而偃旗息鼓,那么即将在医院药房掀起的新一轮“圈地”则截然不同,毕竟OTC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而医院终端则是十足的垄断,谁能得到这些终端谁就能“笑傲江湖”。” (来源:医药经济报)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