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价格“雪崩” 复星医药准备过冬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19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从每公斤7000元直线跳水至1000多元,今年青蒿素价格的“雪崩”使国内青蒿素企业集体经历了一场由暴利童话转变而成的噩梦。   但依然有看好者。 复星医药(600196)副总裁严啸华日前在出席商务部主办、复星医药承办的发展中国家疟疾防治研修班时表示,中国在青蒿草的种植上仍然有很大的优势,青蒿素制剂的市场前景依然值得看好。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出现替代青蒿类产品的抗疟疾药品,非洲对抗疟疾药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同日出席研修班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与严啸华的看法一致。   青蒿素,作为一种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中国原创抗疟疾药物,2004年,根据WHO的统计,市场缺口达55%。WHO当时的报告称,全球疟疾病例人数是3亿~5亿人。   关于“青蒿素产品将在世界市场上形成15亿美元的销售额”的说法随之在国内传开。   “就是这一15亿美元的预计,导致了今天的行业危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   2005年,WHO以近50%的幅度调低了需求量预测。但此时,在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国内,青蒿素提取企业已从原来不足10家膨胀至近100家,眼下在这些厂家的库房内,过剩的库存量已经达到150万吨。“今年以来,青蒿素市场价格已经由最高的7000元/公斤跌至不到1300元/公斤,低于青蒿素的种植成本。”复星医药副总裁严啸华表示。   “一方面是国内产能放量,一方面是无法进WHO采购目录,整个行业压力很大。”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抗疟药物的销售渠道,主要分公立市场和私立市场,前者主要是WHO采购,占绝大多数市场,而这一块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   华立药业(000607)是国内最大的青蒿素原料供应商,但由于一直没有得到WHO的供应许可,在行业跳水时也大幅亏损。半年报显示其亏损7000万,三季度继续亏损8700万。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能否得到WHO的采购对整个行业都至关重要。经过多次审查,今年8月中国企业在青蒿素产品出口上终于出现了转机,复星医药下属桂林南药生产的青蒿琥酯片+盐酸阿莫地喹片的联合用药成为了中国企业第一个通过WHO预认证的青蒿素类药物。   严啸华告诉记者,目前桂林南药是国内唯一WHO直接供应商,而且是目前全球仅有的两家复方制剂供应商之一,另一家是诺华。预计今年下属桂林南药约有1500万美元的出口。   根据医保商会数据显示,按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额计算,桂林南药的出口排名已经领先于诺华。复星医药药品出口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诺华制药产品的平均价格为每人份约1美元,而复星同等疗效的药品则远远低于1美元。   此前,诺华制药一直是全球青蒿类抗疟药的老大,在WHO每年的采购额中,诺华约占据了80%左右的份额。   “暂时的价格下跌并不是致命的打击。”即使是在目前行业危机的情况下,复星医药(600196)副总裁严啸华依然对中国的青蒿产业非常看好。严啸华认为青蒿素的跳水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反弹”。   严啸华此前曾担任过桂林南药董事长,对青蒿素行业非常熟悉,他说其实目前行业可怕的不是产能过剩,而是非常混乱。“有一次我在湖南一个工厂竟然看到,他们连起码的保温设备都没有,是自己家的棉被保温。”   改变正在酝酿中。目前国家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酝酿出台《青蒿素类产品出口秩序的管理办法》,同时,还将对青蒿素类产品(包括青蒿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原料药、衍生物药品制剂)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来源:东方早报)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