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产业何时长出大品牌?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1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6月下旬,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科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十几个单位在天津召开的“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国内第一家完全依靠引进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生物制药企业——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涂桂洪作为大会主要演讲嘉宾之一,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及其产业化》为题作了专题演讲。   “由我们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生产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属创新新药,国外也没有与他完全相同的产品。”涂桂洪称,华生元欲借rhEGF这个“金娃娃”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然而,华生元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从其成长轨迹可以看出,我国年轻的生物制药产业还需要更多的呵护。   ■投融资信息难对称   据介绍,动物在肌体受伤后会本能地不断舔自己的伤口,从而促进伤口加速愈合。科学家对这种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动物唾液中含有使伤口愈合的成分。上世纪60年代初,科学家从小鼠颌下腺中成功分离到表皮生长因子,后来发现在哺乳动物的许多腺体都能生成表皮生长因子。随后的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能有效促进许多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外科研机构采取从人尿液中提取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方法,因成本高、原料有限、收率低,产业化问题受到困扰。   1991年,原暨南大学生物系副主任涂桂洪教授带着他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研项目——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下海创办了一家基因工程研究所,即华生元的前身。1993年,刚刚登陆中国的风险投资商慧眼识珠,为其带来了第一笔研发资金。随后,广东发展银行、广州电力集团、美国IDG集团等多家风险投资机构投资该项目,从而推动了该项研究顺利向前发展。1998年,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制剂(商品名金因肽)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2001年5月17日,该药获正式生产批文,标志着rhEGF产业化开发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   参加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的香港上市公司联康生物资深医药销售及市场总监何颖芝认为,深圳华生元是国内少数能从科研、临床、新药注册到生产销售,由上游研发一直做到产业化的公司。她说,华生元是幸运的,虽说也曾一度为缺少资金苦恼,但最终还是得益于有一个好产品不断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少走了许多弯路,为产品尽快投入市场赢得了宝贵时间。她认为,目前国内发展生物制药,政府支持十分重要。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医药行业分析师刘彦明认为,对生物制药企业来说,真正的困难是有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假如企业没有一个有前景的好产品,想从别人的口袋里把钱掏出来也很难,现在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不算少,但有时候由于信息不对称,有钱的一时找不到好项目;有好项目一时又找不到资金,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若干政策,对加快生物制药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联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发布《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6》。该报告表明,自2002年以来,生物技术产业吸引创业投资的能力急剧下降。近5年我国共有1080家企业吸引创业投资50亿美元,但生物医药产业只占融资总额的5.2%。   ■速度与规模不匹配   rhEGF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大量的临床病例已经证实,rhEGF用于这类患者平均可提前4天治愈。涂桂洪算了一笔账,按每人每天的住院费、医药费100元计算,如果全国每年有1000万人使用该药的话,那么一年就可为我国的社保基金节省40亿元的医疗费开支。仅以糖尿病足为例,我国糖尿病患者已逾4000万人,约有1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这是一个巨大的用药市场。( 搜狐)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