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植物药风生水起 世界制药巨头积极介入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27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就在中药出口遇冷之时,国际市场上,天然植物药却风生水起。目前全世界超过40亿人使用中草药(植物药),相关国际产业已达上千亿美元。世界制药20强都在积极介入中药和天然药市场。    据报道,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处处长傅国庆表示,6月底在罗马召开的“中欧中医药大会”上,他明显感到外国人在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药相比化学物合成的西药,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要小。不少欧洲国家都对中药表现出浓厚兴趣。    应该说,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海外市场仍会以西医标准对药品进行规范。因此,国内不少专家纷纷表示,若想突破国际市场的坚冰,标准化已经成了中药走出国门的惟一出路。一些专家认为,日本、韩国中药产业的产品标准化及外包装值得国内企业借鉴。今后2-3年,多数中药企业研发的重点肯定是成分单一、易于安全检测的植物药品种。    但业界亦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完全遵从西医药学标准来规范中药,未必是长远战略。以西医话语结构解释中药,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一种放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发展战略课题组组长贾谦认为,目前中药所走的大方向是“中药的西药化”,而不是中药现代化。北京同仁堂集团宣传部部长金永年亦表示,西方人本身不懂中药文化,用西药方法来检测中药是不科学的,中药的国际标准应该由中国制定。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钱英则强调,中药的使用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方为中药。脱离了中药理论,就不是完整意义的中药。因此他建议中药在进行标准化的同时,不要忽视中医理论的立足之本。傅国庆亦认为中药在生产过程中要借鉴西方制剂的科学经验,但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毕竟中医药是由中医理论支撑的,不能为了迎合西医标准而少了“中医”这一灵魂。    然而无论是遵照西医标准还是中医标准,目前如何将天然优势转换为竞争力,赶上产业大发展的新浪潮,亦是中药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刘平在昨天在上海举行的“中医药国际化”论坛上强调,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已进入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时期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