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25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近20年来,发达国家保健食品的销售额平均年增长13%,其中欧洲达17%,日本达44%,总体上,保健食品的营业额增长了30倍。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的保健品销售额将达到800~1000亿元,可尽管市场容量增长迅速,但由于销售终端数量的快速增加,尤其是平价大药房、连锁药店的快速崛起,大大抵消了行业的增长速度。据市场分析机构统计:近3年来,保健品在单一终端的销量呈连年下降趋势。 一方面是高增长和巨大的市场,一方面是产品鱼龙混杂、品质良莠不齐,以及炒作过度使得保健品行业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要改变现状,重整保健品市场的“雄风”,就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坚持不懈的教育,但是目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却无法保证教育的持续和深度。 不客气地说,离开厂家的驻店促销和铺天盖地的广告,目前保健品的销售就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药店在保健品营销中过分依赖上游,不肯投入精力和资源,是缺乏远见和诚意的短视行为。保健品是选购品,不是必需品,销售工作必须依靠消费者教育,而药店在掌控消费者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才能最终成为保健品销售的主战场。 而面对保健品行业日益迅猛的更新换代速度,面对日益理性的消费者,笔者认为“渠道扁平化、压缩中间环节”必然成为行业的发展主流趋势。所谓短渠道运作就是在保健品行业实现渠道扁平化、压缩中间环节的大背景下,通过厂家和终端商直接、深入合作,以提高药店保健品营销能力为根本目标、以终端员工专业化培训、终端媒体的充分利用等为切入点、以赢得消费者为最终目地,从而达到培养市场、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 换句话说,工商双方只有同呼吸共命运,通过“渠道扁平化”缩短中间环节和费用,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价格优势,才能真正打造消费者持续教育机制,从而扮演整合者的角色,在未来的市场中占到先机。这需要工商双方都具备战略合作的眼光,并暂时放弃眼前利益,把一部分利润拿出来打造新的产业链,投入终端教育,甚至共同研发新的产品。 这个过程必然漫长,因为,毕竟工商博弈始终存在。如何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从而确保对消费者教育以及店员教育的资源费用到位,需要双方不断磨合,甚至付出改革的代价。在这个市场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永远只有残羹剩饭,要想喝到头啖汤,独辟蹊径、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眼光必不可少。(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