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场僵蚕、肉桂两品种走势点评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17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僵蚕新品上市价升 僵蚕别名:天虫、姜蚕、白僵蚕。主产安徽泾县、宣城;浙江的吴兴、德兴、崇德、海宁;江苏的无锡、镇江、苏州、南通;四川的南充、乐山、宜宾。其次湖北、湖南、广东等地也有分布。近日僵蚕新货陆续上市,尽管没有大货走动,价格还是不落反升。优质品由27元升为30元,有人喊价35元,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僵蚕价格在淡季中上升呢?根据笔者调查得知。 一、科学饲养,货源锐减。 据常年经营者王老板反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喝穿戴相互攀比,特别是丝绸之类服装,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导致蚕茧价格连年走高,根据外贸收购部门报告显示,近年蚕茧价格已突破5—6万元/吨,创历史新高,由于价格高悬,蚕农管理意识加强,积极为桑蚕防病治病,使刚发病的幼虫转危为安,在饲养中特别精心,一般不会听任桑蚕感染,白僵菌感染后而自然僵死。 二、产量下滑,收购量少。 据业内人士普遍反映,今年四川产区干旱无雨桑叶苍黄,蚕养殖量锐减,僵蚕的产量更是微乎其微。浙江风调雨顺,蚕养殖经验丰富。白粉病或白僵菌病一般不会发生,即使发生,蚕农也会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付,使白僵蚕的产量降到最低限度。在江苏苏州郊区的两个收购点,去年收购近1吨货,今年仅300—400千克。 三、随进随销,库存不丰。 近年僵蚕价格虽有波动,经营者还是有利可图的。一般产新时吸货,边进边销,库存薄弱,今年的货源,本年基本销完,库存十分空虚。饮片厂、药材公司略进一部分货待销,也是以销定购,不作库存,市场经营者虽有一点货,最多也只能销到次年新品上市时。 四、僵蚕后市预测 综上所述,蚕养殖者加强科学管理力度,严格消毒防疫,白僵蚕病发病率大幅降低。收购量日趋下降,社会库存量又不充足,随着库存的消耗,僵蚕价格后市向好,由于该品属于小三类品种,用量虽有上升,但价格大幅度上扬的条件还不成熟。 不可冷落的肉桂筒 肉桂别名玉桂、官桂、桂皮。主产于北回归线以南,亚热带高温多湿地区海拔150—550米的低山、丘陵和台地。我国以广东、广西、云南的红河州为主产地。沉寂多年的肉桂,随着中药材价格上浮也在搭车上涨。桂皮山统由5元升为7元,桂枝由10元升为12元,肉桂筒由8元升为12元,桂筒价格平稳几年,目前价格为何上升呢?据笔者了解系由以下原因所致。 一、肉桂生产周期长 肉桂树除生产环境独特外,种植10年以上才能采剥,所剥桂皮皮薄质次。30—40年树龄才能油足气香,加工真正的黄桂、油桂商品,供国内外市场贸易。 二、用量增加,用途拓宽 肉桂以补火助阳为主,散寒止痛、活血通经。除用于药用配方以外,还用于制药工业,目前以肉桂为原料的中成药,大约有20种之多,特别是保健品,用于治疗阳痿、肾虚作喘的药品十分畅销。它不仅用于医药界,同时也是食用调味的主料,近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美味佳肴的调料肉桂是不可缺少的,国内外调料市场对肉桂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据有关资料显示:肉桂是2006年出口贸易交易的前4名,它的用量由90年代后期的60—80万千克升为目前的大约300—500万千克。 三、连年价低,药农砍树改种其它 肉桂价格前几年仅在6一7元 /千克。肉桂生产周期长,加工费时费力,然而肉桂长期价低,使桂农常感得不偿失。大茴八角价格也在6—8元/千克,却能一年收获2次,比肉桂经济效益好,很多地区的药农弃肉桂改种八角茴香,导致肉桂产量不断下降。 四、肉桂后市向好 肉桂是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品,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节节日上升,药食两用的肉桂用量日增,业内人士断言:肉桂行情不应冷落,近年内价格将稳步上升,后市向好。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