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系统化营销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1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药品零售市场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继海王星辰之后,越来越多的零售、连锁药店纷纷举起贴牌和代理品种的大旗,利用其终端资源的优势,极力排斥利润低的同类品种。过去许多中小型OTC企业,靠派驻促销员进行终端拦截,自己的品种就会有不错的销量和利润,但现在这条路子越走越窄了。对这些企业来说,加强与强势终端的合作,意味着只有稀薄的利润和越来越少的话语权,因而不得不转向问市场要利润,展开扎实的市场营销工作。对财力和人力资源相对短缺的中小企业来讲,应怎样有效地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系统化的营销呢?笔者认为,主要要解决两大问题:团队建设和市场规划的问题。      团队建设:直接影响终端销量      目前,规模大的OTC企业在一个省区的销售代表少则四五十人,多的甚至上100人。对他们来说,开展系统化营销的人力资源是没有问题的。而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就显得相对欠缺。众多中小企业的销售代表一般要负责3~5个县区,有的甚至要负责1~3个地级市场。中小企业的销售代表习惯了不断乘车、拜访的漂泊日子,正所谓选择了营销就选择了漂泊。然而此种形式的漂泊对市场来说就是走马观花,就是跑马圈地。在新产品推出之际,好像各市场都铺上货了,都有销量,然而产品卖了多年还是新品,市场始终不温不火,或者越来越“夹生”。这主要是团队力量不足引起的。所以,系统化营销的第一步是要有一支具一定规模和战斗力的营销队伍。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企业的销售代表,凡是在企业呆上两年以上的,大多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下的精英,他们基本能做到平日各自为战、需要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就为中小企业开展系统化营销提供了人力保障,是企业一笔值得珍惜的资源和财富。      市场规划:区分三类市场梯次推进      中小企业一般有自己的主导销售品种,这是企业利润和根本所在。同时,越来越恶劣的市场竞争态势,又使得利润越来越少,企业不得不继续推出新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情况下的系统化营销,必须建立在企业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上。中小企业一般都处于市场弱势,大多数企业的成功之路是选择从单品到多品、从区域到整体的策略。总的原则是利用原有的人员覆盖,适度在面上扩张,集中在点上突破。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类型,确定适当的营销策略梯次推进。   对于需要重点突破的市场,要选择好品种和切入区域,调集优秀的队伍,理顺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盯准竞品,力争销量与竞品持平或超过,将区域做成根据地;对于开发性市场,要有一个较好的渠道供应网络,同时相关点上的终端要有良好的回转销售,可适度加大资源和人力的投入,确保产品在点上的美誉度,为下一步的市场开发培育了立足点;对于跑马圈地型的市场,要利用销售代表在对老产品的终端维护中建立的资源,采取灵活的方式做市场,例如商业的分销推广、包销等。   集中、协同、灵活地进行上述3类市场的开发,有效整合终端资源,激活销售代表的积极性。这样,对中小企业来讲就初步形成了系统化营销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