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类药物有望北上扩市 受药理解释阻碍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6月2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清热”、“祛火”等华南地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汇,在北方市场却很陌生,也正因此,清热解毒类南药主要盘踞华南,难以向全国市场扩容。6月23日,广州敬修堂药业和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联合宣布:全国首个进行基础物质靶向研究的清热类药物“清热消炎宁”,首次发现这一药物对改善人体炎症反应治愈系统有重要的作用——能在打击病菌的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 专家们认为,这一科研成果可望为众多具有岭南特色的清热解毒类药物,最终成为走向全国甚至国际市场的“开路先锋”。 因药理作用解释困难清热类南药北上受阻 为何首选清热消炎宁进行“靶向”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长期以来一直集中在岭南发展的清热解毒类药物,如何更顺利地走向全国市场一直是个困扰中药企业的难题。 据悉,清热消炎宁、清开灵、王老吉、夏桑菊、小柴胡、板兰根等清热解毒类药物总体市场份额达20亿元,但由于此类药物是对“上火”、“热气”等带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治疗,因此,其七八成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面对华北市场,药理作用的解释,始终是众多南药难以绕过的难题。 据广药敬修堂董事长严志彪介绍,两年前,敬修堂就选择与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进行这一项目的合作,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姚新生教授亲自领衔担纲。这一课题同时也被列入广州市中药现代化清热解毒类名优中成药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研究重大专项课题。   靶向研究证标本兼治清热类药物有望扩市 “‘清热消炎宁’靶向研究表明,这一药物对改善人体炎症反应治愈系统有明显作用。”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叶文才教授介绍,多项实证靶点研究表明,“清热消炎宁”组方活性成份,可通过促进人体内环境稳定和提高机体免疫系统,达到改善和治疗免疫低下、慢性疲劳综合症、感染症及炎症等的目的。相对西药直接杀灭病菌,这些清热解毒类中药称得上是“标本兼治”:在打击病菌的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 叶文才进一步指出,这种靶向研究的成果,可以有力推动类似“清热消炎宁”这样的药物走向全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原因很简单:靶向研究也是国际药理研究的通用语言。而清热消炎宁在靶向研究科技上的突破,为中药的现代化树立了标榜。 严志彪认为,目前清热解毒类药物走向全国市场确实存在一些药理解释上的困难,如果通过靶向研究解决这一难题,畅销岭南的清热类药物走俏全国市场将是迟早的事,其市场规模也必将扩容四五倍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