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能总惯着医院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5月3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据法制晚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绿皮书指出,1990-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2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89倍。但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增加了19.57倍和5.86倍。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投入。   看病吃药花费太多不是新闻,大家习惯有病扛着也不是新闻。是新闻的,就是绿皮书里的数字,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苛医猛于虎”。当然,这个数字还是截至2004年的,现在两年多过去,情况也可能更严重。所以绿皮书谈到要加大政府投入,似乎这样就能缓解紧张的状况。   但这里有一个思考角度的问题。解决医疗费用昂贵,是应该站在医院的角度,还是应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本来这不应该是个事,大家的利益应该统一才对。但现在还就是个事了,医院的设施使用、药费的高低,对于老百姓来说几乎是一抹黑,在这种不公平的角力中,政府的态度尤为重要。要不钱都投给医院了,费用还是有可能降不下来。   垄断性质的行业,已经习惯了撒娇打滚。比如石油行业,挣着暴利喊亏损,政府也照样给补贴。现在医疗系统也有这种趋势,你不是要降低费用吗?那我就没法维持了,那你给我补点吧。还有,因为有人闹事,所以医院得给员工买钢盔——医生跟军人似的,戴钢盔上班,不是给老百姓看的,而是给政府看的,属于发嗲的极致。   家里有个问题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得哄着。因为孩子已经习惯养尊处优了,不让他吃好喝好不行。垄断行业就把自己当孩子。   所以,政府不能总替医院着想,觉得哄不好这孩子就办不好事。钱是该投,但怎么个投法还真得好好琢磨。比如能不能像培养师范生那样多培养医护人员,还有,整治那些靠药品发不义之财的中间商,由政府控制药品的销售,等等。政府的钱也是钱,也是要看到效益的,这效益就是让老百姓得到好处。   二十年前,医院老喊医护人员收入低,于是改革了;现在,老百姓都快看不起病了,还有医院叽叽歪歪,那就得管管了。甭管怎么说,该打屁股还是得打屁股。当家长的都知道,孩子不能总惯着,不能什么都由着他合适。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