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运营:“药店+诊所”,能成气候否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5月2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本版2月7日、14日连续两期刊登了专栏作者刘冠中撰写的《药店诊所的中国式猜想》一文,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对于文中的观点,有赞同,也有质疑。本报另一专栏作者特地发来他的文章,对药店诊所这一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报也希望借助我们的平台,让业内专家能够对这一目前颇具争议的药店诊所模式展开充分探讨。   随着零售药店经营压力的增大,为了拓展市场,一种新的药品零售模式悄然兴起,这就是“药店+诊所"。目前该模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药店内设诊所",另一种是“药店与诊所紧邻"。“药店内设诊所"目前还受制于“药店内不能行医"的政策规定,而变通的“药店与诊所紧邻"这种模式则较好地解决了政策制约、处方来源以及利润率的问题。但变通的模式毕竟只是过渡产物,并不能掩饰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利润驱动下的过度行医、违规违法划转医保、高价药的滥开与滥用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药店+诊所"确实能够带动药店药品的零售。   那么,这种新兴业态能够成为药品零售的主流模式吗?   笔者认为短期内不可能,长期也不可能。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