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业面临洗牌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5月2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随着药品降价、处方管理等政策的实施,制医业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还会加剧,但医药行业的一些新利润增长点不断显现。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公布的《2006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医药业销售收入和利润,以及医药保健品出口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医药行业所属的子行业中,部分行业利润率呈持续下降状态。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随着药品降价、处方管理等政策的实施,制医业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还会加剧,但医药行业的一些新利润增长点不断显现。 “医疗附属品”成新增长点 医药子工业包括化学原料药业、化学制剂业、生物制剂业、医疗器械业、中成药业、兽药制造业。2006年这些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被人们称为“医药附属品”的医药用品业和医疗器械业利润增幅最大,分别到了51.39%和26.37%。 “医疗器械业肯定会成未来医药行业的一个利润新增长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姜峰说,“随着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使用率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无论医用器械还是家用器械的使用量,在未来都会出现大幅增长。而且,由于中国医药业的开放度有限,医疗器械业有望成为吸引外资的突破口。” 出口推动医药业发展 2006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保持上升势头,出口额达196.1亿美元,同比增加26.3%。其中,中药类产品出口额为10.9亿美元,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 “在医药业利润空间大幅缩小的背景下,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再创历史新高,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显示出中国医药出口的巨大潜力。”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小明说。 他指出,去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优势。一是化学原料药作为行业出口支柱,依然保持一定竞争优势,特别是抗生素、维生素、激素、解热镇痛药等产品继续在国际医药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 二是医疗器械贸易逆差得到扭转。常规设备、手术器械、按摩器具等中小型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其功能和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相当,受到还外使用者欢迎。 三是大宗药材的出口均呈大幅上涨之势。尽管《欧盟传统草药注册指令》规定的过渡期即将临近,但随着欧洲民众对中药产品的普遍认可,中药类产品对欧洲出口反而呈现较快增长。 制造业大洗牌时代来临 2006年的医药行业一半是喜一半是忧,医药制造业利润率已降至四年来的最低点7.98%。报告显示,当年医药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00亿元(人民币,下同)、利润400亿元。 从医药各子行业发展情况看,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中成药销售均突破千亿元,可利润水平普遍偏低。 其中,只有生物制药的利润率最高为10.58%,化学原料药只有5.27%,化学制剂8.32%,中成药9.14%,中药饮片5.45%。 针对医药制造业的这种现状,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磊指出,这主要是由于体制和管理问题造成的。 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不改变,医疗体制改革方案迟迟不出台,国家对医药行业创新投入不足等体制问题,是目前医药行业出现低迷的主要原因。而且,连续进行的药品降价也致使医药行业利润下降。 此外,医药宏观调控机构的缺失也让医药行业失去了主心骨。政府机构改革后,随着设在原经贸委下医药局的撤销,导致医药监督机构充当起了医药行业管理机构的角色。“而监管部门并不具备综合协调企业发展的能力,角色错位引起了医药企业找不到领头人。”李磊说,“这种低迷状态还将持续两至三年,甚至部分行业的利润率将降至4%。低利润的局面意味着中国医药将迎来大洗牌时代。”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