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医药公司为何把中国作为试验场?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5月2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西方医药企业把中国作为试验场的现象,只不过是中国医疗体制多年弊端的一个缩影。这个弊端只要一天没有被革除,那么各种各样“新生事物”的轮番上演,也就应该在意料之中了。 据报道,中国大量的癌症、糖尿病以及世界流行的各种各样的传染病吸引了遍布欧美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公司的注意力,这些公司正在中国扩大医疗设备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在西方的重病治疗医药公司看来,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试验场有着足够堂而皇之的理由,因为在欧美国家找不到足够的病人参与临床试验,而作为泱泱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光是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1.3亿,其人数比英、法两国人口总和还要多。而且,通过试验,不仅患者可以使用“尖端”的医疗产品,中国的医生、护士和研究人员还可以“提高对临床医学的理解”云云。 不过,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中国之所以成为西方医药企业青睐的试验场,是因为其背后隐含着中国的一个现实国情——作为普通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在中国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在接受试验的人员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和工人,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病得以免费治疗,哪怕因此而承担生命或健康的风险。 但这也只是问题的表象,即使有病人甘愿冒风险,但是为什么就不能为中国自己的医药企业承担风险呢?所以,问题的根本还是出在中国医疗行业的两大老顽疾身上——“医疗水平低下,医药市场监管乏力”。 这些年,每一个自己掏钱看病的人都感受到了药品和医疗价格节节上涨的压力,虽然国家连连出台降价举措,可很多药品降价就死,使降价措施形同虚设。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很多被药品差价养肥了的一道、二道、三道、四道贩子们,在大快朵颐着药品的高额利润之后,并没有把这些钱用在医药开发、研制上,导致中国医疗市场严重畸形:一方面医药价格居高不下,患者负担沉重,因病致贫或有病不医的现象严重;而另一方面享受着垄断利润的医疗技术却相对落后,很多先进的医疗方法、技术或手段都被西方的医药企业垄断。 诚然,我们至今还没有听到中国患者因为试用了西方的这些药品或医疗设备而出现问题的消息,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乐观的理由,因为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只有两种,一是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二是出现过问题但是被刻意隐瞒了。没出过问题固然是众人所愿,但其中潜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方面,即使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在“试药”前,医院方必须跟“试药人”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成立“伦理委员会”,对试验的方案、过程、风险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监督,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等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很难对这种试验的危险性进行合理的判断与评估,因此这份协议极有可能沦为一个象征性摆设。至于“常在河边走”的“伦理委员会”会不会因为接受西方医药公司的种种“好处”而睁只眼闭只眼,也让我们充满了想象。于是,中国的医药部门为包括会改变患者基因的干细胞注射疗法等等颇具风险的各种试验大开绿灯,也就不足为怪了。可是,这些试验在西方国家是慎之又慎的,有着严格的法律约束和行业监管,医药公司如果实验失败,支付给病人或其家属的赔偿金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我们没必要抱着一种仇视的目光对待西方医药公司的行为,追逐最低成本、最小风险之后的最大利润,是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任何一家企业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反省的,是中国医疗体制的多年弊端,此前出现的一切怪象、乱象以及西方医药企业把中国作为试验场的现象,都只不过是这个弊端的一个缩影。这个弊端只要一天没有被革除,那么各种各样“新生事物”的轮番上演,也就应该在意料之中了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