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企争喝“中医药强省”头啖汤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4月2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中医药强省”的广东,正在形成众多药企争喝“中医药强省”头啖汤的喜人局面。对此,刚刚履新的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3月底考察广东一些制药企业时明确表示,“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为广东药企注入了活力,这对全国有借鉴意义。   “中医药强省”战略领先全国在我国,提起中医药,就不能不提广东。“日日有煲汤,周周喝凉茶”,这里有随处可见的凉茶铺、老火汤;这里最受欢迎的是中医诊所,不仅本地人,连港澳、东南亚的患者都慕名前来。可以说,广东人有全国甚至全球最浓的中医药情结。   于是不难理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为什么会亲自提出并倡导“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并成立了由省委书记和省长亲自担任顾问的广东省中医药振兴计划领导小组。理由很简单,广东要将广东人“信中医、用中药”的群众基础,化为产业和应用动力,力求中药现代化在广东率先破局。   2006年初,广东在全国率先发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总动员令,召开高规格的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会议印发了《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纲要(2006~2020)》和《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三个纲领性文件。   换句话说,早在国家19部委联合成立“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前一年,广东中医药事业发展已迎来其发展史上的最好机遇。   药企争喝头啖汤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的提出,当即在全省医药企业中引起巨大反响,一些企业纷纷跟进,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寻找发展机会。   拥有陈李济、敬修堂、王老吉、中一等众多老字号品牌的广州医药集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中成药制造基地。但长期以来,这些药企的品牌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以两广为主的华南地区。在“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提出后,广药董事长杨荣明也发出“广药北伐”的冲锋号角,通过整合科研和品牌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广药集团的中药产业做强做大。   今年初,总投资8亿元的广东康美中药物流港项目在普宁市正式启动。康美董事长马兴田表示,该项目是全面推进广东省中医药强省,整合中药材市场资源的一个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药代理、仓储、配送、第三方物流于一体的大型医药商业中心。“将民族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以现代科技开发中药饮片,是康美药业进入中药领域的责任所在”。   创新中药现代化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过程中,一些药企还不断推进中药现代化的机制创新,甚至引为全国典范。   在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召开的同一周内,被誉为“中药先锋”企业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家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中医药自主创新激励平台,每年拿出不少于3000万元的专项经费,作为企业自主创新基金。   与此同时,该企业还努力构建体现符合中药研发特色的技术平台。目前国内的中药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研发能力差。“最好的办法是开门办科研,向外借脑”,广药集团副总经理、白云山和黄总经理李楚源说,白云山和黄成立了开放式的中药研究院,聘请包括钟南山院士、姚新生院士、邓铁涛教授等10位著名专家为顾问,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几十家著名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作为这一机制的合作成果,目前白云山和黄主导产品之一复方丹参片的防老年痴呆症研究,已获得了国家专利,而其中药抗生素研究和板蓝根防流感研究也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此,来此调研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也连连称赞:“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为广东药企注入了活力,这“对全国有借鉴意义”。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